



旅游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方式,能够通过一些实在的,具体的一个物质来开阔人们的视野。儒家创始人孔老师,他很喜欢游山玩水,他通过游山玩水创立了一种旅游观——比德游,这是一种类比联想,山水比德就是将人的品德比拟为山水,也就是在旅游的过程将山水人格化,进而转化为自身的品格。道家的庄老师也喜欢旅游,他通过旅游创立了一种逍遥游的旅游观。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旅游,抛开自身的现实约束与压力,尽情感受自然的环境,进而提升自身的心态。去年的骑行我是由上海市出发,历经江苏省,浙江省,最终到达福建省。过程中,大家就是怀着逍遥比德游的观念,体会了江南水乡,享受了田园风光,感悟了壮美山河,进而对自身的品格与心态有了一定的挺高。 本次骑行是由北京市出发,历经河北省,天津市,山东省,安徽省,江苏省,最后抵达上海市,从7月21开始到8月17日,中间有10天在农场学习,骑行的整个过程历经18天。很多人会和我说,这些地方没什么景色,也没什么好玩的,干嘛要选这条路线呢?我要说明一件事情,今年骑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景色,或者什么玩的而出发的,大家这次骑行的目的是:叹世变,求实学。叹世变就是要静下心去感受社会的运动变化,然后对社会运动变化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。求实学就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,对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摸索出一条可行的方法论。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立志的过程,通过对社会的认识,了解与思考去确立自己的志向,然后才能明白自己今后要如何前进。以志求能就是这个道理,通过自己的志向去索取自己要掌握的能力,这样的成长才具有导向性。无志求能对自己也是能有一定的成长,但这是在盲目吸取,没有导向,只会造成许多时间与精力的浪费。
大学的时间并不多,不过这段短暂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阶段,我认为立志应当放在首位,有志者,事竟成;无志者,难以立。而立志我认为通过实践的方式,即游学的方式来的更直接,更容易接受些。《恰同学少年》有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天下事,事皆有理,尽信书,不如无书,有字之书固然当读,然书中不过死道理,世事通明皆知识,故学生二人,欲从山泽草野,世间百态中,读无字之大书,求无字之真理。”
希翼各位同学在大学期间能够好好把握时光,立身游学,善于思考,以志践行。另外,本次骑行得到了系部老师的大力支撑和关怀,在此一并表示感谢。
管理系 冯高远(文/摄)
http://my.simc.cn/attachmentDownload.portal?notUseCache=true&attachmentId=49f5d890-5c47-11e5-9970-358cab24e9e9 http://my.simc.cn/attachmentDownload.portal?notUseCache=true&attachmentId=1e3c269b-5c47-11e5-9970-358cab24e9e9